第十一章早朝解题
沈晨见管家依旧没有动作,脸色一沉:“果然给我下毒了。”
“不,没毒,我现在就喝给四少爷看。”
管家立马拿着汤药就要喝。
“停。”
就在管家的嘴快要碰到药碗时被沈晨喊停,这让管家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沙特。
“用勺子。”沈晨冷冰冰的说道。
管家脸色一沉,但是很快他又是一脸谄媚的说道:“小人这就去取勺子。”
“拿两个。再拿一盆清水过来。”
“是。”
管家放下汤药后,就离开了房间。
不一会儿,清水和勺子都拿来了。
“四少爷,我现在就喝给您看。”管家一脸谄媚地拿起一个勺子就喝了一口药。
“四少爷您看,小人没事,来,小人喂你喝药。”
“给我换一个勺子。”沈晨说道。
“是。”
管家脸色依旧笑容满面,可是内心已经将沈晨骂了一百遍,转身拿勺子的时候,五官都因为愤怒而扭曲了。
“洗一洗。”
沈晨见管家拿到勺子后,再次说道。
管家闻言,顿时咬牙切齿地回答道:“是,四少爷。”
等一切做完后,管家再次恢复谄媚的样子,端着汤药,道:“小人来喂四少爷喝药。”
“不用了,你放下汤药离开吧,我会自己喝。”
“是。”
管家离开时,整张脸都是黑的,眼神中充满了怨恨。
……
沈重离开了沈晨那里后就找到了沈兴的房间,苏如玉正在照顾他。
苏如玉见到沈晨后,脸色一沉。
“老爷,妾身和兴儿需要一个解释。”
沈重无奈地回答道:“夫人,我只能说沈晨的命关乎我沈家上下所有人的命。
所以,他现在不能有事,一点事情都不能有。”
“你把话说清楚。”
“我不能说,我只能告诉你,这件事就算岳父也保不住我们,就算能保住一命,我的前途尽毁,兴儿也不用想着参加科举。”
“这么严重?”
“我没有骗你的必要,很快你厉害知道了。这几天你好好的照顾兴儿,科举之前,一定要养好身体,这才是如今最重要的事情。”
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
……
翌日早朝。
金銮殿上,女帝坐在龙椅上。
文武大臣位列两旁。
中间站着北凉国使者,当今北凉太子拓跋宏以及北凉国师段业。
今日是回答北凉使者问题的最后期限。
文武百官们的脸上一个个都出现了担忧之色,他们到目前为止,都没有找到答案。
“大乾女帝陛下,不知道我北凉的两道题是否已经有答案了?”拓跋宏笑着说道,“否则第三题我们根本不用再出。”
“陛下。”右相站出来道,“还请给微臣宽限几天,微臣一定找到解题之法。”
“陛下,北凉国使者太嚣张了,完全不将大乾放在眼里,臣恳请出兵,让北凉摆正自己的态度。”
“哈哈……”段业大笑道,“原来大乾王朝不过尔尔,解不开我们的题目就想要出兵。
你们大乾人总是说我们是不懂文化的蛮夷,今日一见,你们才是蛮夷。
智慧比不了我们,就想要用武力。
不过,你当我们北凉国好欺负不成?”
“都给朕住口。”唐嫣然愤怒地一拍龙椅上的扶手。
文武百官纷纷对着唐嫣然躬身低头,唯独拓跋宏和段业两人高昂地抬着头,一副目中无人的表情。
“大乾女帝,我可以在宽限你几天。”拓跋宏笑着说道,“不过我担心会传出大乾无人的话来。”
“哈哈……”唐嫣然大笑起来,“我大乾数万万人口,岂会无人。
拓跋宏,朕这几天只是太忙了,所以一直没有时间理会你,尽然让你产生了一种我大乾无人的局面。
来人,取鸡蛋来。”
群臣闻言,心中一动,看向女帝的眼神都变了,有疑惑,有兴奋……
没过多久,一个太监拿着四个鸡蛋来到大殿上,恭敬的跪在地上。
唐嫣然对着拓跋宏说道:“鸡蛋已经取来,拓跋宏,你好好的检查一下这四个鸡蛋,是不是生鸡蛋。”
拓跋宏拿起鸡蛋晃动了几下,确定了全都是生鸡蛋,将鸡蛋放回原处,便道:“是生鸡蛋。”
“那好。马和,将四个鸡蛋都立起来。”
“是陛下。”
马和直接走到大殿中间,一手一个拿起鸡蛋,开始用力摇晃。
拓跋宏和段业的脸色同时一变,竟然让对方找到了办法。
百官们的脸上则是满脸疑惑,这马和到底在干什么。
马和则是一脸淡定的摇晃着鸡蛋,片刻后就停止摇晃,然后将鸡蛋放在托盘上,立了起来。
“太好了,立起来了。”
“真的立起来了。”
群臣神情激动地看着立起来的鸡蛋。
马和继续刚才的操作,将另外两个鸡蛋也立了起来。
“哈哈……”
一个全身穿着铠甲,少了一条手臂的老者突然笑了起来。
“北凉小崽子,鸡蛋立起来了,你还有何话要说?”
“哼,大乾果然有些本事,但是这只是解出了第一题,还有一题没有解开。”拓跋宏脸色阴沉的说道。
“孙老将军。”唐嫣然开口道,“你莫要着急,第二题朕也有答案了。”
独臂老将就是孙老将军。
“哈哈……”拓跋宏放肆地大笑起来,“此乃千古绝对,大乾女帝,信口开河只会让人耻笑大乾无人。”
“拓跋宏,你莫要嚣张。”太傅李翰林说道,“陛下岂会对你一个小小的北凉太子信口开河。”
接着,他对着女帝拱手道:“陛下,请出下联,莫要让拓跋宏再嚣张,不然其他人还以为我们大乾会怕了他们。”
唐嫣然开口道:“拓跋宏,你的上联是望江楼,望江流,望江楼上望江流,江楼千古,江流千古。
朕的下联是印月井,印月影,印月井中印月影,月井万年,月影万年。”
拓跋宏和段业的脸色再次一变,除了疑惑之外还带有震惊。
群臣则纷纷默念下联。
“妙啊。印对望,月井对江楼,月影对江流,万年对千古。真是绝佳下联。
陛下圣明。”李翰林说道。
其他大臣们回过神来,也纷纷开口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